4PW臥式離心式污水泵
雙流道葉輪設計,上海邦泉泵業制造有限公司污水泵,適合于城市、農村、工礦企業各部門排除污水之用。
 
PW型污水泵系單級單吸懸臂式離心泵,用于抽送污濁液體(液體內含有纖維及其它懸浮物體或糞便)。
 
 
結構說明
本型泵主要由:泵蓋(1),泵體(2),葉輪(3),軸(15),軸封體(4),軸承箱(11)及聯軸器部件等組成(見圖1:結構圖)
泵出口垂直向上,也可裝成水平方向,本泵由彈性聯軸器直接傳動,亦可根據需要改用皮帶傳動。
葉輪內僅有兩片曲面葉片,因此流道寬暢,可通過一般性懸濁顆粒。葉輪背面有4片副葉片,以平衡軸向推力,制造時葉輪經過靜平衡試經驗。
泵的旋轉方向從驅動端看為順時針方向。
軸承箱軸承用稀油潤滑、油位高度由油標指示、油位應處于正常油位線。
本泵軸封采用油封圈密封、密封性能好、更換方便。
密封環由鑄鐵制成,固定于泵蓋上,磨損后可用備件更換(2½PW型泵還裝有軸套,用以固定葉輪和保護軸之用)。
 
裝配與拆卸
  先檢查各另、部件有無存在影響裝配的缺陷,然后將其擦洗干凈后,方可進行裝配。
  1.準備好紙墊、絲堵、管堵并分別將其裝到各相應部件上。
  2、將密封環、軸封盒、油標和油孔蓋、毛氈圈分別裝入泵蓋、軸承體、軸承箱、軸承蓋上。   
  3.先將軸承裝入軸兩端,一起裝入軸承箱,然后裝上軸承壓蓋。
  4、依次裝上軸承體、軸承(4PW無)油封圈及墊圈、葉輪、墊片和葉輪螺母并擰緊,然后裝上泵體和泵蓋。  
  拆卸與裝配須序相反。
 
PW污水泵安裝
1、安裝:
(1)清除底座油膩及污垢,把底座放在地基上。
(2)用水平儀檢查底座水平,允許用鍥鐵找平。
 (3)用水泥澆灌底座和地腳螺栓孔眼。
(4)水泥干涸后,檢查底座和地腳螺栓是否松動,合適后擰緊螺母,重新檢查水平。
(5)清理底座的支持平面及水泵和電機腳平面,然后把泵與電機裝上底座。
(6)檢查水平與電機中心是否一致,不一致可用薄鐵片調整使其同心(薄鐵片不得多于3片),聯軸器間應留有2-3mm間隙。測量聯軸器外園上、下、左、右其差值不得超過0.1mm,兩聯軸器端面間隙在圓周上最大與最小間隙差不得超過0.3mm。
2、注意事項:
(1)系進出口水管應設支承,不得以系體作支承;
(2)出口水管路應裝設閘閥;
(3)在系吸入管路進口處應裝設一般性攔污柵、防止較大的石塊等物吸入泵內打壞葉片。
 
PW污水泵起動、停止和運轉
1.起動
(1)檢查軸承箱內是否已加油、油位是否正常油位線。
(2)檢查電機旋轉方向是否與泵的旋轉方向-致。
(3)關閉吐出口閘閥及壓力表旋塞,同時經泵體上部螺孔,向泵的吸水管內灌水。
(4)啟動電機、并打開壓力表旋塞。
(5)待水泵達正常轉速工作、壓力表顯示相應壓力時,打開真空表旋塞并逐漸打開排水
管路上的閘閥到需要為止。
 2、停止
(1)先慢慢關閉出水管路閘閥,然后切斷電源。
(2)若遇冰凍季節,停機后,打開泵體下部的四方螺塞,放空存水,以免凍裂。
(3)若長期不用,則各部件應拆開擦凈,并在滑動面涂上防銹油,妥善保存。
 3、運轉
(1)在泵運轉過程中,必須注意觀察儀表、軸承發熱情況,填料漏水及泵的振動、雜音等情況是否正常,如發現異常應及時處理。
(2)軸承最高溫度不得超過75℃。
(3)軸承油應保持在正常油位線,不能過高或過低,過低應及時加油。
(4)密封環與葉輪的配合間隙,大于以下規定值時應更換新的密封環。
吸水口直徑≤100mm時,直徑方向總間隙≥1.5mm時
吸水口直徑≥100mm時,直徑方向總間隙≥2mm時
 
PW污水泵型號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PW污水泵性能表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泵型號 | 流 量Q | 揚程 | 轉速 | 功率N | 效率 | 允許吸上 | 葉輪 | 泵重量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(m³/h) | (L/s) | H | n | 軸功率 | 電動機功率 | η | 真空高度 | 直徑 | W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(m) | (r/min) | (KW) | (KW) | (%) | HS(mm) | D?(mm) | (kg)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2½PW | 36 | 10 | 11.6 | 1440 | 2.1 | 4 | 54 | 7.5 | 195 | 65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60 | 16.6 | 9.5 | 2.5 | 62 | 7.2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72 | 20 | 8.5 | 2.72 | 61.5 | 7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泵型號 | 流 量Q | 揚程 | 轉速 | 功率N | 效率 | 允許吸上 | 葉輪 | 泵重量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(m³/h) | (L/s) | H | n | 軸功率 | 電動機功率 | η | 真空高度 | 直徑 | W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(m) | (r/min) | (KW) | (KW) | (%) | HS(mm) | D?(mm) | (kg)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2½PW | 43 | 12 | 34 | 2920 | 7.8 | 15 | 51 | 6 | 170 | 65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90 | 25 | 26 | 11 | 58 | 5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108 | 30 | 24 | 12.5 | 56 | 4.2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泵型號 | 流 量Q | 揚程 | 轉速 | 功率N | 效率 | 允許吸上 | 葉輪 | 泵重量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(m³/h) | (L/s) | H | n | 軸功率 | 電動機功率 | η | 真空高度 | 直徑 | W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(m) | (r/min) | (KW) | (KW) | (%) | HS(mm) | D?(mm) | (kg)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2½PW | 43 | 12 | 48.5 | 2940 | 11.6 | 22 | 49 | 7 | 195 | 65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90 | 25 | 43 | 17 | 62 | 5.5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108 | 30 | 39 | 19.2 | 60 | 4.5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泵型號 | 流 量Q | 揚程 | 轉速 | 功率N | 效率 | 允許吸上 | 葉輪 | 泵重量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(m³/h) | (L/s) | H | n | 軸功率 | 電動機功率 | η | 真空高度 | 直徑 | W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(m) | (r/min) | (KW) | (KW) | (%) | HS(mm) | D?(mm) | (kg)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4PW | 72 | 20 | 12 | 960 | 4 | 7.5 | 59 | 7 | 300 | 125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100 | 27.8 | 11 | 4.7 | 64 | 6.5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120 | 33.2 | 10.5 | 5.5 | 62 | 5.5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泵型號 | 流 量Q | 揚程 | 轉速 | 功率N | 效率 | 允許吸上 | 葉輪 | 泵重量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(m³/h) | (L/s) | H | n | 軸功率 | 電動機功率 | η | 真空高度 | 直徑 | W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(m) | (r/min) | (KW) | (KW) | (%) | HS(mm) | D?(mm) | (kg)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4PW | 108 | 30 | 27.5 | 1460 | 13.5 | 30 | 60 | 7.8 | 300 | 125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160 | 44.4 | 25.5 | 18 | 20 | 7.5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180 | 50 | 24.5 | 19.5 | 61.5 | 7 |